您当前位置:咸阳爱乐乐团 >> 音乐文化 >> 浏览文章

乐团常用乐器普及(四)

时间:2016年05月19日作者:佚名 【字体:

弹拨乐器
    弹拨乐器是比弓弦乐器古老得多的用弦发声的乐器,是将弦的两端固定,靠手指或其他工具拨动弦,使弦振动而发出声音,可以通过改变弦的紧张度或弦的振动长度来改变音高。弦越紧、越短,音调就越高,反之就越低。有些弹拨乐器带有共鸣箱,以增加音量并改善音质。

竖琴(harp)
    竖琴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乐器,在撒马利亚人与巴比伦人时代即有这种乐器记载,数千年来,竖琴的形制改变很小。在西方,中世纪初爱尔兰就有人弹奏竖琴,文艺复兴前几个世纪,欧洲史籍中已经常提到竖琴。15世纪起,欧洲王室宫廷内即雇有竖琴师。竖琴是在一个中空的框架上张以由长渐短的一系列弦,以手指拨使振动。1720年左右,巴伐利亚人霍赫勃鲁克和费特尔设计出最早的踏板装置,使竖琴既能以自然音阶又能以升调演奏。现代的七踏板两级变音竖琴是1820年由塞巴斯蒂安?埃拉尔发明的,其弦列并不像钢琴上那样组成正常的半音音阶,而是八度中的七个不同的音,这些音组成B调(降C调)大音阶,琴上有七个踏板,每个踏板对上述基本音阶中的一个音起作用,每个踏板可挂入两个缺口,即把它踩下到第一或第二缺口,从而使所有同名弦的振动长度同时相应缩短,其音则分别升高半音或全音,这样所有的调就都能奏出,如果把所有踏板一齐踩下,便可使琴的音高从降C升到本位C或升C。竖琴的声音优美、柔和,音域为C1到g4。

吉他(guitar)
    吉他也叫六弦琴,是指板上有弦品的弹拨弦乐器,有一个葫芦形的共鸣箱。吉他起源于古代,前身为16世纪西班牙的乌埃拉,是中世纪摩尔人传入西班牙的。吉他与琉特琴很相像,不过琉特琴共鸣箱的背板是拱形的,而吉他共鸣箱的背板是平的或略拱。现在的吉他有六根弦,定弦为E—A—d—g—b—e3,19世纪已经十分流行。吉他经常用于通俗音乐,如摇滚乐、波普乐和爵士乐,在这种场合下经常使用的是连接扩音器的电吉他和低音吉他。吉他的高音和中音清脆明亮,低音雄浑低沉。音域为E到a3。
 
键盘乐器
    键盘乐器的特点是乐器上有一副按顺序排列的琴键。键盘的长处在于使手或脚能够速地操纵较大数量的琴弦、簧片或音管发音。键盘这种标准化的设备是长时期逐步发展形成的,现已被全世界普遍采用,虽然它未必是最完善的,但至少还没有被淘汰的迹象。
最早的键盘乐器是管风琴,管风琴用于演奏旋律性的宗教素歌。那时的音乐是调式的,因此键盘上的长键已能满足需要。随着音乐文化的发展,仅仅长键就不够了,于是人们开始在A音键和本位B之间加入一个短键,成为降B音,17世纪末仍有少量这样的键盘,后来又加上了其他的短键,就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由七个长而宽的键(白键)和五个短而窄的键(黑键)组成的键盘。开始时部分键盘乐器用中庸全音律调音,但转调时会发生问题,现在键盘乐器都用平均律来调音,可以很方便地适应演奏和转调的需要。

钢琴(piano或 pianoforte)
    钢琴的起源可以分两支,钢琴的弦和槌承自扬琴,而键盘则是承自羽管键琴或古钢琴。世界上最早的钢琴是1709年意大利人巴尔托洛梅奥?克里斯托福里在佛罗伦萨制作的。他给这件新的乐器起名为“有强弱音的羽管键琴”,这种新乐器有一套巧妙的琴槌装置,琴槌用轴与横档连接,弹簧顶柱借下面的垫杆抬起琴槌,当琴槌击弦便让它放开,以便下一次击弦,这就使得演奏者有了控制力度的能力。克里斯托福里的这套装置至今仍在使用。1783年,英国人布罗德伍德又发明了踏板。1800年费城的霍金斯将原来水平的琴弦竖排,发明了立式钢琴,节省了空间,使得现在立式钢琴与卧式钢琴并存。1821年巴黎的埃拉发明了增加响度的双重擒纵装置。早先的钢琴的琴弦固定在木架上,发明了立式钢琴的霍金斯又改用铸铁架来固定琴弦,铁架的强度比木架大得多,这就可以采用更粗的金属弦而使声音更加洪亮,现代钢琴的一根弦的拉力可达100公斤左右。不同尺寸的琴弦拉力不一样,而交叉排弦法可以使应力大致平均地分布,这个原理从1835年被应用在钢琴上。此外钢琴还有过许多大大小小的改进,诸如选择延音踏板、弱音踏板等,逐渐形成今天的样子。
钢琴是一件很有魅力的乐器,它的音域宽广、音色动人,是重要的独奏、伴奏、室内乐和爵士乐乐器。现代钢琴的音域为F2到d5。

手风琴(accordion)
    手风琴据说是维也纳的达米安于1829年发明的,但也有人说是柏林的弗里德里?布施曼于1822年发明的,主体为一风箱,演奏者以拉开和推挤风箱使空气吹振金属簧片而发音。手风琴有两种基本类型:第一种用双手按钮键,发出单音或和弦;第二种用右手弹键盘,左手弹和弦钮键,第二种才属于键盘乐器。
手风琴主要用于流行音乐、歌曲伴奏,但柴科夫斯基、肖斯塔拉维奇、格哈德等作曲家都用过它,罗伊?哈里斯还写过一部手风琴协奏曲。手风琴的音域为f到a3。

弓弦乐器
    弓弦乐器是指用弓毛沾上松香后与张紧的弦摩擦而发声的乐器。在中世纪,欧洲有大量形形色色的弓弦乐器,经过多年的淘汰,现在弓弦乐器主要指提琴族系的乐器,有人认为提琴族系的乐器是从维奥尔琴演变而来的,实际上并非如此或不完全如此,唯一能够肯定的是现代低音提琴是由倍低音维奥尔去掉弦品演化而来的,从历史文献上看,提琴族系的其他乐器和维奥尔没有关系,只是名称的写法相近罢了,也许它们属于一个祖先。

小提琴(violin)
    小提琴是提琴族系中最主要的乐器,早在16世纪就有了三条弦的小提琴,1550年的前后,意大利人发明了四弦小提琴。小提琴后来在16世纪中叶由克雷莫纳的安德烈亚?阿马蒂加以完善,时至今日,小提琴的形制还基本保留当初的样子。小提琴用木材制作,有两个f形音孔,琴箱内部有低音梁并立有音柱。弦以肠衣或金属制作,一端固定在系弦板上,另一端固定在弦轴箱内四个可调音的弦轴上,琴弓摩擦琴弦使之发声,声音通过附着在面板上的琴马传递到琴箱,琴马同时起支撑琴弦的作用。小提琴弓子的弓杆原先是向外凸弯的,18世纪后期以来改为凹弯的,以增大张力。
小提琴的制作颇具神秘色彩,一把名贵的小提琴价值连城,目前世界上最珍贵的小提琴当属17—18世纪意大利克雷莫纳的阿马蒂、瓜尔内里和斯特拉迪瓦里制作的小提琴了。斯特拉迪瓦里是阿马蒂的学生,他对小提琴的设计和协调都趋于完美,后人无出其右者。他制作的小提琴无论音色还是外观都堪称真正的艺术品。斯特拉迪瓦里一生制作了一千一百多件乐器,存世的有六百余件,他成名后的作品在琴的内部刻有马耳他十字和双环圈住的姓名缩写A.S.作为标记。
小提琴的定弦为g—d1—a1—e2。17世纪还采用多种其他调音以便于演奏和弦。小提琴的音色柔美,近于人声,很富歌唱性,因此吸引了无数作曲家。早在17世纪,小提琴便用作独奏乐器,小提琴的协奏曲出现于1700年左右。小提琴是所有管弦乐队必不可少的正规乐器,分为“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两个部分,以对应乐曲中较高和较低的两个声部。弦乐四重奏便用两把小提琴演奏。小提琴的音域为g到c4。

中提琴(Viola)
    中提琴是提琴族系的中音乐器,定弦为c—g1—d1—a1。中提琴的音质与小提琴、大提琴有显著的不同,最低弦的音色低沉,很有特色。中提琴与木管乐器的音色相近,甚至难以区分。中提琴的高音区比较局限,比不上小提琴或大提琴,音域大致与单簧管相同。17世纪初以来,中提琴一直是管弦乐队的常规组成部分,18世纪海顿发展弦乐四重奏后,中提琴正式进入室内乐队。中提琴的音域为c到c3。
大提琴(violoncello或cello)
大提琴是提琴族系中的低音乐器,定弦为C—G—d—a。持于演奏者的膝间演奏。17、18世纪还有五弦的大提琴。四弦大提琴也有像小提琴那样用其他定弦法的。现代所有管弦乐队都有大提琴声部,弦乐四重奏便有一把大提琴。大提琴发音宏伟、庄重,很适于演奏协奏曲。但在17世纪的大部分时间,大提琴仅限于演奏乐队和室内乐的低音线条,直到17世纪末才出现了大提琴的独奏音乐。18世纪大提琴常作为协奏曲、奏鸣曲和歌剧、清唱剧中的助奏声部。19、20世纪为大提琴写协奏曲的作曲家有舒曼、德沃夏克和埃尔加。大提琴的音域为C到a2。

低音提琴(double bass或contra—bass)
    低音提琴也叫贝司,是最大且音最低的弓弦乐器。它的形制与提琴族系的其他成员不同,它是由倍低音维奥尔衍变而来的,斜肩就是其特征。早先的低音提琴为三根弦,现代的低音提琴一般为四根或五根弦。四弦低音提琴的定弦一般为E2—A2—D1—G1;五弦低音提琴的定弦为B3—E2—A2—D1—G1。低音提琴普遍用作管弦乐队乐器,偶尔用于室内乐,极少用作协奏曲的独奏乐器,在爵士乐队和舞厅乐队中,基本上用以拨奏。四弦低音提琴的音域为E2到G。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admin
文章热词:

上一篇:乐团常用乐器普及(三)

下一篇:没有了

推荐图片新闻
乐团招募
音乐文化
版权所有:咸阳爱乐乐团 备案号:陕ICP备0531444 技术支持:美纳科技